182年前的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虎门销烟也随之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鸦片曾写就了近代中国一段屈辱悲壮的历史。今天,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控制毒品的国家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场艰苦卓绝的“禁毒战争”我们已经打了三个世纪。
从虎门销烟说起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段文字来自林则徐的禁烟奏折,也拉开了近代中国禁烟的序幕。
1839年初,林则徐奉命到广东办理禁烟事宜。他顶住国内外的巨大压力,拒绝烟商贿赂,巧妙调研当地鸦片的贩卖情况,又以英国禁止国民吸食鸦片为据照会维多利亚女王,要求停止鸦片贸易。面对外国烟商的拖延手段,林则徐采取强硬手段限令其依时交出鸦片。通过艰难曲折的斗争,收缴英美等各国洋商贩卖的鸦片共2376254斤。随后下令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鸦片全部销毁殆尽。
然而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再次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向中国输入毒品的大门,中华民族随之陷入了毒品的深渊。中国曾作为世界上遭受毒品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后,蒙受了百年的耻辱。鸦片烟毒在旧中国的肆虐,灼烧了国民的身体与灵魂,贪婪吞噬了巨额的社会财富,无数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毒品作为导致近代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减弱、巨额财富流失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毒源,可以说中国近代史的屈辱记忆正是和毒品紧紧相连。也正是这样一段让每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历史,为中华民族骨子里带来了对毒品最深恶痛绝的憎恨。
为彻底消除毒品祸害,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与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自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禁烟令起,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始禁毒的国家,并先后进行了1838——1840年世界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禁烟运动、清末民初禁烟运动、1935——1940年国民政府“二年禁毒、六年禁烟”运动和1950——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禁毒运动。
尤为让我们自豪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一度面临全国制毒贩毒人员30万、吸毒人员近2000万的灾难性局面,中央人民政府随即采取坚决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禁毒运动,收缴毒品、禁种罂粟、封闭烟馆,严厉惩办制贩毒品活动,8万多名毒品犯罪分子被判处刑罚,2000万吸毒者戒除毒瘾,结合农村土地改革根除了罂粟种植。短短三年时间,创造了一举禁绝毒害中国百年鸦片烟毒的“中国禁毒奇迹”。可以说毒品的消亡,成了新中国崛起和中华民族新生的重要标志。
图为1950年12月,昆明,销毁收缴烟毒、烟具
血染的中华之剑
然而,毒品问题作为一个跨越国界的世界性难题,并非某一个国家能够独自解决的。全世界的禁毒斗争长期且艰巨,人类社会禁绝毒品任重而道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新一波“毒品潮”的侵袭下,中国边境因毗邻“金三角”“金新月”等毒源地的特定地理位置,境外毒品开始源源不断向流入,中国开始由毒品过境国转变为毒品过境与毒品消费并存的毒品受害国。
中国再次打响了禁毒新战役。198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的前身西双版纳州公安处缉毒侦查大队正式成立,是新中国首批成立的禁毒警察队伍。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公安局侦查员陈建军是新中国第一批缉毒警察。1982年,陈建军瞒着家人,悄悄参加了中国首批缉毒警察的统考,被分配到砚山县公安局缉毒队长期从事卧底侦查任务。后砚山县公安局民警查找陈建军有关档案资料时,在《公安机关选招干部登记表》上看到了陈建军写的一句话:“继承爸爸干公安,是我唯一的志愿。宁愿在缉毒工作中粉身碎骨,也绝不回头。”
1987年,陈建军在执行卧底任务,与毒贩接头时身份暴露,因通信故障,民警无法收到他请求增援的信息,他孤身一人与毒贩殊死搏斗,开枪击毙一名毒贩,后被另外一名毒贩使用火药枪打中腹部,其他毒贩一拥而上对他进行殴打,最终寡不敌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壮烈牺牲。他牺牲时,眼睛怒视前方,手还是紧紧地握住手枪扳机的形状。
陈建军牺牲时,年仅25岁,其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批准为革命烈士。公安部授予他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孤胆英雄”称号。陈建军烈士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牺牲在禁毒战线上的缉毒警察。
90年代初,国内已经禁绝的毒品祸害又卷土重来,此时毒品已涉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600多个县市,毒品过境引发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蔓延态势。世界毒品之殇,再次将中华民族逼进一场没有退路的生死考验。中国政府禁毒的态度明确、决心坚定。1990年11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制定禁毒方面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统一领导全国禁毒工作。
1991年至1997年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查破毒品案件41.3万起,抓获涉案违法犯罪人员56.8万名,缴获26.9吨,鸦片14.4吨,缴获企图走私出境的易制毒化学品923吨。与之相伴的是1949——1980年人民警察年均牺牲32人,1981——1989年急剧上升,最高达到年牺牲254人,年均为131人,是建国后前30年年均牺牲人数的4倍之多。1990——1995年最高达到年牺牲395人,年均为341人,大大高于上世纪80年代的牺牲人数,其中很多民警都是倒在了禁毒战线上。
1995年,一部反映中国禁毒工作的《中华之剑》大型纪录片横空出世,于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在央视播出,该片目前豆瓣评分仍高达9.5分,而且影响深远。其导演刘效礼在影片开头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次用300分钟以上的电视纪录片向公众展示自己所面临的毒品问题……这是正视现实的勇气,一次了不起的勇气。”
群众悼念王世洲、张从顺
该片自播出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并引发了海内外强烈关注,甚至曾导致“金三角”一贩毒武装哗变。尤其是《中华之剑》摄制组现场拍摄镇康缉毒干警王世洲、张从顺惨烈牺牲的画面,震撼人心,催人泪下。这部真实的缉毒纪录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远比日常影视作品和书籍文字里要更加真实、危险、残酷和触目惊心。
据1998年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2100万人遭受可卡因和之害,有3000万人因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而受害,全球化的毒品问题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1998年5月至7月,国内一场超规格的全国禁毒展览极大推动了我国禁毒工作进程。这次展览,被当时的媒体誉为建国以来展期最长、观众最多、规格最高、社会反响最大、教育效果、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展览。
在这次展览后,国务院迅速批准公安部成立了禁毒局,于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禁毒委员会,于2000年发表了《中国的禁毒》白皮书;国家禁毒委员会于1999年8月在包头市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禁毒工作会议,我国禁毒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全国禁毒部门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全面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
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禁毒法》,为在新形势下全面加强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标志着党和国家把禁毒工作依法纳入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由此进入了依法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阶段,更标志着我国禁毒斗争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